在盐池的所见所闻

聚焦
共产党人
2021年06月20日 03:34

李旭

2014年8月26日至27日,盐池县委宣传部组织了“众家媒体记者盐池行”采访活动。两天的时间里,记者与来自新华网、人民网、宁夏电视台、宁夏日报等26家中央、自治区媒体的同仁一同奔波在盐池县的各个乡镇,我们的内心时时被震撼着、感动着,震撼于盐池城乡面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感动于盐池人民为改天换地付出的巨大艰辛和努力。

“沙漠县城”换新颜

行走在盐池的乡路村道,随处可见的美景不禁让同行的记者们发出一声声赞叹,不时有人拿出各式“长枪短炮”来隔窗拍摄。大片大片的荞麦花粉嫩鲜艳,梦幻般地开放出醉人的美丽;一望无际的绿既像一幅幅巨大的油彩画卷,又像大地上一层厚厚的地毯。只听车上有人感叹道:“以后看草原哪还用去内蒙古,就来盐池看!”

置身于绿的海洋、花的世界,很难想象,这就是曾经的“沙漠县城”。“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车过沙子跑,车回沙封路”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盐池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常年干旱少雨、风大沙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县75%的人口和耕地都处在沙区,沙丘包围中的农民无法耕作,生活非常困难。

扼住沙害,就要狠抓生态建设,盐池县为此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防沙治沙工程。在大片的沙地上种草种树,其中的困难和艰辛可想而知,但盐池县委、县政府打造生态盐池的决心却无比坚定,盐池人民为造福子孙后代而坚决治沙的信念也从未动摇过。

自1982年“三北”防护林建设以来,盐池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重点治沙工程的实施,带领全县人民掀起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根治沙害、恢复植被的活动,到1995年底,全县累计造林成活率保存面积达到137.15万亩。“九五”期间,盐池县确立了“生态优先”的治理思路,依托工程、项目建设,“封、飞、造”多措并举,“乔、灌、草”合理配置,全面加快了绿化进程,沙化严重的北部6乡初步实现了沙漠化逆转。自2002年以来,盐池县坚持走项目带动的路子,先后争取并实施了全国防沙治沙工程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盐池柳杨堡试验示范基地等一批生态建设项目,这些项目覆盖全县境内73%的荒漠化面积,中强度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十五”期间是盐池启动实施生态林业工程项目最多的时期,先后争取并实施重点林业工程项目4个,林业建设项目6个,到2003年年底,全县累计林木保存面积发展到358万亩。早在2002年11月,盐池县就率先在全区试点封山禁牧,“十一五”期间,全县完成造林152.8万亩、封山育林33万亩、森林抚育100万亩。

“十二五”以来,盐池县坚持生态立县的战略不动摇,按照“北治沙,中治水,南治土”的总体思路,坚持草原禁牧与舍饲养殖、封沙育林与退牧换草、生物固沙与工程固沙、防沙治沙与沙产业开发、移民搬迁与迁出地生态恢复“五个结合”,治沙效果显著。人工造林每年以10万亩的速度推进, 200多万亩沙化土地全部得到有效治理,50万亩流动沙丘基本固定,3000亩以上的明沙丘基本消除。截至2013年,全县林木保存面积达425万亩,林木覆盖度、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31%和68%,与10年前相比,分别提高了17%和11%,年扬沙天气由54天降至15天,实现了人进沙退的历史性逆转。现在的盐池,虽然风还在刮,但沙子明显小了,黄沙随风起舞的景象也越来越少了。

在高沙窝镇黄记场万亩防沙治沙区和狼洞沟防沙治沙区,记者看到,以前黄沙漫漫的地方,如今被绿色植被覆盖得严严实实,人工种植的固沙植物,一片片、一条条,蔚为壮观。这两个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盐池中北部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

禁牧还绿、造林增绿、产业兴绿,如今,盐池县绿地覆盖率达到40%。盐池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和气魄,创造了跨区域综合治理、南北中全境覆盖、乔灌草相得益彰的“盐池生态模式”,实现了由“沙漠县城”向“绿色县城”的靓丽转身。

羊棚里实现致富梦

盐池地势平坦,境内草场资源、畜牧业资源富集,是宁夏的养羊大县,2003年被国务院特产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滩羊之乡”,滩羊产业成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盐池县委、县政府按照“草畜一体、规模发展、品牌带动、加工增值”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和品牌带动战略,健全完善“企业+规模园区(场)+标准化+品牌”的发展模式,实现了滩羊产业“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态势。

“养羊是盐池县农民致富的好路子。”盐池县花马池镇农户陈自良如此形容养羊的重要意义。在银行小额贷款和各类惠农补贴的支持下,他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滩羊年饲养量达到1000只以上,家庭年纯收入20多万元。

花马池镇红沟梁村村民陈德一手创办的“宝丰家庭农场”远近闻名,发展滩羊规模养殖让他家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他的带动下,红沟梁村的滩羊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我们村的陈利胜,以前只养了20多只羊,现在跟着我养到了300只,今年的收入估计能达到10万元呢。”

作为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2013年底,盐池县滩羊养殖户达到8100户,规模养殖园区和规模养殖场有293个,滩羊饲养量300万只,年产羊肉3万吨,以滩羊为主的畜牧业产值达6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9.5%。

企业是实现滩羊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记者参观的鑫海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就是一家集饲草料种植、滩羊养殖、滩羊肉深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标准化的养殖棚、现代化的厂房、全程无污染的流水生产线以及严格的管理、创新的理念,让这家企业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享誉市场的优势品牌。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带动了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推动了全县滩羊产业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目前,盐池县已建成滩羊产品加工生产企业7家,其中,羊肉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能力40万只;滩羊毛加工企业1家,滩羊二毛皮加工企业3家。

凭借科学的养殖方法和严格的后期管理,盐池滩羊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宁夏在全国牧业市场上的一张“王牌”。盐池县农牧局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制定和实施好品牌的使用规划、品牌保护和使用办法,搞好品牌的延伸和管理,扶持“盐池滩羊”这个品牌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工业转型助力经济腾飞

“工业强县”,在盐池绝不是一句空话。

近年来,盐池县将发展工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力量,依托资源、特色、区位等优势,规划建设了“一园五区”、高沙窝工业集中区、光伏发电示范园,培育了宁鲁石化、亿嘉甘草等十几家重点企业和项目,初步形成了石化、煤炭、新能源、新型建材四大主导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装备制造两大培育产业。2013年,盐池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8亿元,工业对财政收入贡献率达71%。

2014年是盐池“工业发展转型升级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县委、县政府按照“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扩规模、保增长、降能耗”的总体思路,突出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园区建设、节能环保等重点工作,大力培育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高沙窝工业集中区记者了解到,盐池县政府与宁东管委会签订了合作协议,宁东管委会投资500亿元在高沙窝工业集中区建设占地30平方公里的后续煤制烯烃及配套产业园,以推进宁东“烯烃之都”建设进程;盐池县也与神华宁煤集团达成总投资600亿元的煤制油二期及相关配套产业园合作意向。据了解,布局在高沙窝工业集中区的千亿级工业集群将在一到两年内初具雏形,建成后将引领、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借着宁夏“两区”建设的东风,盐池这座古城逐渐焕发出新的光彩。勤劳智慧的盐池人民,正用自己的双手书写盐池新的传奇。■

当代商情©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盐池 滩羊 盐池县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