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拔“穷根”

聚焦
共产党人
2021年06月13日 02:56

沈阳

傍晚,朝霞洒在原州区张易镇大店村,一幅色彩斑斓的乡村美景呈现在记者眼前:干净的硬化村道,修整一新的农家小楼、院落,老人们坐在躺椅上悠闲地聊天,孩子们嬉戏正欢,小广场上飘舞的彩旗和红色的灯笼为村子增添了几许喜庆祥和。

两年前的大店村,路是烂泥路,房是土坯房,村里不见年轻人的身影,只有老弱妇孺留守。全村310户1120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29户487人,贫困发生率为43%。2015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00元,村集体零收入。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大店村受到多个部门的集中帮扶,整合扶贫成效明显。驻村第一书记翟敬军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谋划,充分利用当地的水、生态、旅游等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合理开发,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加快脱贫步伐,使昔日穷村庄变成如今的美丽乡村,让大店村人看到了村子的新光景。

残疾农户的“甜蜜”事业

走进大店村村民王军成的家里,记者看到王军成正在蜂箱旁忙碌着。一排排蜂箱整整齐齐地摆在地上,王军成细心地打开一个个蜂箱,查看是否有病虫侵入,蜂巢里的蜂蜜是否饱和。滿头汗水的他,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我不可能有自己的养蜂事业,更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红火的日子。”说起养蜂经历,王军成感慨万千。

王军成因患先天性下肢畸形,导致终身残疾。年幼时王军成饱尝苦难,从技工学校毕业后,开始尝试创业,经历了重重困难和打击。

2015年初,在原州区残联的帮助下,王军成投资3万元养殖蜜蜂80余箱,经过不断的学习、摸索,当年就产出了1200斤蜂蜜,家庭年收入10万多元。2016年他和几个残疾人朋友筹备成立了“原州区残疾人创业就业促进会”,随后促进会在彭堡镇申庄村和张易镇贺套村建立了两个残疾人养蜂扶贫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围41户残疾农户开展蜜蜂养殖,为养殖户拨资发放种箱123箱。“看到我养蜂养得不错,周边的村民也开始加入到蜜蜂养殖的行列,创业孵化扶贫基地里的成员由成立之初的41户发展到现在的141户。”王军成自豪地说。

固原市残联理事长李荣善告诉记者,创业孵化扶贫基地成立以来,政府先后两次给予了55万元养蜂专业支持资金,原州区残疾人创业就业促进会邀请养蜂站的技术人员定期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养蜂事业不仅解决了农村残疾人家庭的就业问题,同时带动了周围农牧业的发展,改变了以往农业生产模式。李荣善说,他们将帮助王军成等人把纯天然、原生态、不经过任何机器加工的优良蜂产品推广出去,还要把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传播出去。“残疾人脱贫致富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将会不遗余力地扶助他们。”李荣善表示。

贺套村村民武四辈也是养蜂的受益人。“我们自家产出的蜂蜜根本不愁销路,纯天然的蜂蜜品质很好,今年的土蜂蜜已经有很多商家预订了,每斤蜂蜜大概能卖到70元。养蜂让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空气中弥漫着蜂蜜的清香,武四辈脸上流露着满足的笑容,他眼里看到的不只是蜜蜂,还有对未来如蜜般幸福生活的憧憬。

在固原市和原州区残联的帮助下,大店村目前已形成了以宁夏养蜂残疾人创业孵化扶贫基地为主、农户散养为辅的养蜂模式。残疾人每户补贴3箱蜂种,农户1箱蜂种补贴500元。最初,38户残疾户最先开始养殖,每箱蜂产蜜的收入为1500—2000元。目前养蜂户已经有68户,其中,残疾人38户,普通农户30户,预计2017年将增加至80户。

乡村旅游点燃“乡愁”

大店村有个知名的旅游景点西海子,每年农历六月十一当地都要在此举办一次为期4天的庙会,赶庙会的人络绎不绝。大店村依托西海子周边自然景观和当地民俗文化,结合美丽村庄建设,积极夯基础、强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今年43岁的柳志强是大店村二组村民,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大店村“农家乐第一人”。之前,柳志强在石嘴山市经营着自己的汽车修理部,年收入有10多万元。2015年,柳志强回到家乡创业,在大店村开起了农家乐。“2015年我回家乡时,正好赶上了美丽乡村建设,那时整个村子大变样,路修好了,环境也美了,各种基础设施都完善了,我打心眼里高兴!”柳志强越说越激动。“人嘛,就是要有那么些乡情!我的父母年纪都大了,我应该陪在身边,正赶上这么个好机遇,又有西海子这样的旅游景点,咱就得使出劲来好好干。”柳志强如是说。

在政府的扶持下,柳志强家的宅院变成了农家乐,在村里引起不小震动。如今他家的农家乐10个月的收入就有6万元,虽然不如开汽修部挣得多,但柳志强既满足又充满信心。他说这个品牌如果能够做大、打响,他还想带着村民一起干,带动他们一起致富。

大店村东北方向有来自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冰沟的长流水,经过检测,水质富锶又无任何污染,水资源成了大店村的“香饽饽”。大店村借助这一优势,以“企业+村集体”的形式引进了宁夏易水水业有限公司,利用得天独厚的冰沟水资源建设矿泉水厂。

建矿泉水厂,是大店村村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这个“金点子”是自治区财政厅干部、大店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翟敬军想出来的。翟敬军把当地流淌了几百年的山泉水带到相关部门化验,结果发现水中微量元素含量指标很好,具有开发的巨大潜力。

2015年4月,银川企业家王军应邀来到大店村考察,当场达成投资意向。经过一年时间的筹备,2016年4月,宁夏易水水业有限公司伊脉水厂在大店村的大山深处动工。如今,这家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的大型饮用水生产企业已完成所有建设。

“这里的水质富锶且无任何污染,被国内饮用水权威专家评价为国内罕见的天然弱碱性富锶山泉水水源。”王军说,目前伊脉水厂设备水平和生产能力在宁夏乃至西北地区屈指可数。随着水厂正式投产运营,需要招聘近百名流通、营销人员,将会有更多当地劳动力获得就业岗位。

“水厂工人收入有基本工资和奖金等,仅算上基本工资1800元,每人每年的收入就有2万多元,一个四口之家靠这一项收入就可以脱贫。”大店村党支部书记赵武对如期脱贫摘帽底气十足。

“太空粮食”拓宽致富之路

除了土蜂养殖基地、农家乐、伊脉矿泉水厂等依托当地自然环境发展的道儿,大店村还在农作物种植上大胆探出一条新的致富路子。

藜麦大小与小米差不多,但重量比小米轻,是一种源自南美洲的杂粮。据了解,藜麦有几千年的种植和食用历史。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这种农作物是唯一一种单体植物,是可基本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在植物和动物王国里堪称独一无二,其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等微量元素含量都高于普通食物,素有“粮食之母”“营养黄金”之称。藜麦不仅是宇航员的“太空粮食”,还被素食爱好者奉为“素食之王”,是未来最具潜力的农作物之一,目前在市场上一斤卖到90多元。

翟敬军经常在网上了解脱贫致富信息,他结合大店村的自然条件,将目光锁定在种植藜麦上。2016年,大店村引进了这种“洋产品”。

藜麦刚引进来时,翟敬军动员村干部小批量试种,2016年试种了100亩。亩产达到300—500斤,每亩为大店村的村集体带来1500元的收入。

藜麦不但食用价值、经济价值高,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张易镇组织委员马小红介绍,藜麦花期有3个月,从6月开始,至9月成熟,一直在开花。为此,大店村在种植的同时,结合当地美丽乡村建设,决定将该村打造成集种植、观赏于一体的基地。

得知大店村种植藜麦成功后,很多外地企业纷纷联系,希望与大店村合作扩大种植面积。“我们正和外地企业积极沟通,准备选择信誉度高、市场效益好的企业进行长期合作。为将藜麦这一作物发展成特色优势产业,带动村民致富,2017年大店村将进一步扩大藜麦种植面积,通过村民参股方式,计划投资200万元建立藜麦加工厂,提高藜麦附加值。”大店村党支部书记赵武说,一旦企业加入,将彻底解决销售问题,大规模种植藜麦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养殖土蜂、发展乡村旅游、生产矿泉水、硬化村级道路、修建村民休闲广场、改造危房……在脱贫摘帽的路上,大店村的人们正忙活得起劲,正在演绎新的精彩故事。G

责任编辑:冯学娟

当代商情©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残疾人 水厂 万元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